在币圈,你可能经常听到各种融资轮次名字:Seed、Private、Public。听起来很高大上,其实背后有一条隐形“鄙视链”,今天带大家用八卦视角解读一下👇
1️⃣ Seed Round(种子轮)——最早期的信仰票 这是项目刚冒头的时候,PPT 可能比代码多,钱也很少。
- 投资人:多是朋友、天使、早期基金,典型“懂你的人”。
- 优势:价格最便宜,拿到的代币最早。
- 风险:项目可能还没发币,甚至可能没产品,纯信仰。 在鄙视链里,Seed 投资人看谁都可以说一句:“我们是最早支持的。”
2️⃣ Private Round(私募轮)——专业玩家的主战场 当项目有点样子了,就进入 Private 轮,开始吸引专业 VC 或 KOL 投资。
- 投资人:基金、头部社区、交易所战略部门。
- 优势:比公募便宜,还能提前布局。
- 风险:锁仓时间长、价格上涨不一定能等到。 在鄙视链里,Private 的玩家会对 Public 说:“你们都是来抬轿的。”
3️⃣ Public Round(公募轮)——大众才刚上车 这是大部分普通玩家能接触到的阶段,也就是 IDO、Launchpad 或交易所 IEO。
- 投资人:社区玩家、散户。
- 优势:流动性直接开放,能随时交易。
- 风险:价格可能已经被前两轮抬高,一不小心就成接盘侠。 在鄙视链里,Public 就是最后一棒,常常还没上车就看到前面几轮的人在出货。
📌 星宝小结 项目轮次的“鄙视链”本质是信息差 + 流动性差:
- 越早进场,价格越低,风险越大;
- 越晚进场,价格越高,流动性越好,但可能已经没肉吃。
下次看到项目融资轮次不妨先想想:你想做早期信仰票的开荒者,还是最后冲进来的流动性提供者?
文章观点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建议,DYOR。发布者:zeke,转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hub.synbo.io/%e9%a1%b9%e7%9b%ae%e8%bd%ae%e6%ac%a1%e8%83%8c%e5%90%8e%e7%9a%84%e9%84%99%e8%a7%86%e9%93%be%ef%bc%9aseed-private-public-%e5%88%b0%e5%ba%95%e6%80%8e%e4%b9%88%e5%9b%9e%e4%ba%8b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