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项目方来说,CCO 不只是融资入口,更是一个天然的“用户预热场”。那怎么借这个机制拉早期用户入场呢?
1️⃣ 展示期就要动起来 项目上架后并不是“静静躺着”,展示期是你吸引关注的第一波窗口。可以用轻量的内容介绍(图文 / short video / FAQ)、AMA、空投白名单等形式做基本破冰,把用户引导到项目页完成首轮了解。
2️⃣ 引导 Check,不是催投票 决策期是共识的成型期。用户会参考 Broker 的判断和项目信息决定是否参与。你可以发起“Check 赢奖励”活动、拉上已质押的 Broker 做项目解读,提升认同感。别急着催票,多做价值传达。
3️⃣ 通过激励做绑定,而不是短期引流 CCO 最妙的地方是,早期支持者通过 PT/YT机制和项目绑定时间较长,既能获得预期收益,也能变成你的早期“护盘”用户。你可以设计 Check 成功后的“内测资格”“生态贡献者身份”等方式,把这些人稳住。
4️⃣ 公开透明 = 信任加速器 所有流程都链上可查,你越主动公开,越能加速信任形成。展示期内更新项目进展、上线可追踪的 Twitter 账户、响应 Broker 提问,都是很有效的建立信任方式。
CCO 模式不只是融资,它让融资变成一个“吸引共识-确认信任-绑定关系”的过程。用得好,项目一上线就能带着一批真正懂你的早期用户。
文章观点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建议,DYOR。发布者:zeke,转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hub.synbo.io/%f0%9f%93%8c-synbo%e4%bd%bf%e7%94%a8-tips%ef%bc%9a%e5%a6%82%e4%bd%95%e7%94%a8-cco-%e6%a8%a1%e5%bc%8f%e5%90%b8%e5%bc%95%e6%97%a9%e6%9c%9f%e7%94%a8%e6%88%b7%ef%bc%9f/